2016/3/31 18:03:32 | 浏览次数:
1.本课程围绕实际音乐作品,通过采用综合听觉分析、实践演唱(奏)、及听写练习等方法进行听觉训练;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,使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,逐步掌握各种音乐技能。
2.重视多声部训练,并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,培养学生立体化的多项听觉思维习惯和整体协作能力。
3.注意对细致的音高、音强、音色的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觉的敏锐性、选择性及整体感受性,并特别强调音乐性和艺术表现。
4.视唱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,富于启发。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采用全体、个别、小组、模仿、接替、即兴创编等多种形式。
5.听写练习采用选择、填空、改错、听唱听写等形式。训练学生能对音乐作品的各个方面做综合的听觉分析。音乐记忆的训练主要采用对曲调的听唱;对曲式的听记与背记。
6.作品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,应以教学大纲整体内容为核心,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灵活安排,应从作品的调式调性、和声、配器、曲式等的难易度出发,由简入繁、循序渐进。此外还可尝试纳入一些我国民族、民间和现代音乐作品素材,以帮助学生从听觉上提高对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理解、分析和再创造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