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乐中,音响的暂时间断(即音乐不发声的一段时间)称为"休止"。记录这段休止时值长短的符号称为休止符。
在五线谱和简谱中,常见的休止符均包括全休止符、二分休止符、四分休止符、八分休止符、十六分休止符和三十二分休止符等等。它们的写法及休止时值如下:
例2-18
名称
全休止符
二分
休止符
四分
休止符
八分
休止符
十六分
休止符
三十二分
休止符
五线谱写法
-
U
,
简谱写法
0000
00
0
0
--
0
=
0
=
--
休止时值(以四分
休止符为一拍)
四拍
二拍
一拍
半拍
四分之一
拍
八分之一
拍
五线谱中,整小节的"休止"不论是什么拍子,都可以用全休止符表示。如:向I'一10
除此之外,当休止小节的数目较多时,可以采用省略或简写的形式。如:例2-20
在使用以上休止的简写形式时,演奏者或演唱者应该注意音乐的拍子。如果是在变拍子中连续地使用休止,则应该先标明拍子然后再使用简写形式。如:
例2-21
由上标记的休止,即可十分明确地知道需要休止的小节数及其音乐时值。
第二节五线谱与简谱
五线谱与简谱分别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记谱法系统。前者源于古希腊(公元7世纪前后),是一种最古老的记谱法。而后者则源于18世纪的法国,可以认为是一种较现代的记谱法。尽管五线谱与简谱在记录音的高低、长短、调式、调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,但是在现实音乐生活中,音乐家们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谱法互译,其整体记谱法思维还是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。
本节主要就上述两种记谱法的一些基本情况作大致介绍,至于五线谱与简谱互译问题,我们将在本章第七节中专门论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