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难点提示
调式与调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要素,也是乐理学习中的难点所在,在基本乐理}这门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
本章内容都很重要,相关的概念也非常多,而且各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。但相}比之下,重中之重包括两点:一是调号,二是调式音阶。
调号是调的特征标记,与调的五度循环规律紧密联系,又与调式音阶有着直接》的关联。调式音阶是分析调式结构的依据,调及调式音阶的构成均离不开调号和调:式音阶。所以,对调号的记忆,对调式音阶的构成与识别成为本章要重点掌握的内》容。
在诸多知识点中,调号的识别、大小调中的和弦结构、五声性七声调式的三种;结构以及与大小调体系调式结构的异同,是本章的难点。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。
教学法参考
本节内容以讲授法为主,但绝不可以单纯地讲述。提供以下教法作参考。
● 关于调式与调性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阐释,是下面我们学习有关调式调性其他内容的基础,一定要对其加以充分而透彻的理解。这一点要在本章课程开始新课导入阶段、阐述原理阶段及课后小结阶段反复重申。
● 讲解"调"这个概念时,先讲狭义的内涵。简明阐述完定义后,板书简谱的调号若干个,最好还示以该调号的音阶或旋律片段,然后在钢琴(或其他乐器)上弹出所示音阶或旋律片段的准确效果。更佳的方式是:与此同时,用首调唱名法演唱该音阶或旋律片段,不妨选人声能胜任的高、中、低三个声区的三个调进行演示。这会让学生直观真切地领会此时的"调"概念,是指"乐音的高度"。
● 讲解"音阶"这个概念时,一定要结合"音列"来讲。可以在讲解前先板书若干音列,其中包括一个音阶,待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起音列的含义后,让学生对板书的音列进行分辨(可将音阶放置在最后来辨认),然后仔细解释音阶的含义,继而解释二者的关系和异同,进而以若干实际中会使用的、不同的对调式和音阶的称谓(正确的、错误的都需要),向学生指明调式和音阶的关系,以及何时用何称谓是准确无误的。
● 讲解"调式"和"调性"两个概念时,情况相对复杂。讲述既要详细,又切不可对其"纠缠不休"。关键在于设法使学生明白几点要领:第一,二者不是同一概念,不能混为一谈;第二,"调性"概念中包容着调式的内涵,可调性却不能被包容在"调式"概念中;第三,在表示音乐中使用的乐音组织类别时,宜用"调式"一词。
● 讲解正音级和副音级、稳定音级和不稳定音级这两对概念时,可请学生思考:三个正音级中体现的是几度音程原则(答案:五度。因下属音和属音同主音之间均为五度关系。)?三个稳定音和四个不稳定音之间体现的又是什么音程原则?这样可深化学生对这两对易混淆的概念的认识。
● 教师完成了课程讲解后,既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阐述一下调、调式、调性三个概念的含义;又让其他学生阐述主音、属音等调式音级的意义和作用(切记要求学生凭自己的理解直接口述要义,而不是听他朗读一遍教材)。
● 背熟升种调和降种调的调号顺序。提醒学生带降号的调一定不会用七个升种调的调号。
● 判断五声性七声调式类别时,因大三度不再是音阶中的特性音程,很难以它作为确定宫角音的标志了。不妨以增四度(或减五度)为特性音程,分别建立在清乐音阶的Ⅳ、Ⅶ级上,雅乐音阶的工、Ⅳ级上和燕乐音阶的Ⅲ、Ⅶ级(减五度)上。
● 适时适量的书面作业,是最为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。牢记这一点!如果教师当堂示范,和学生共同做一道难度适中(首次课上不宜选偏简、偏难的习题)的习题,你会立刻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。并且,教师合乎规格(它们可在示范过程中提出)的示范的重要性及所带来的成效,将会在你批改作业时得以反映。